欢迎进入山东省电能替代促进会

顺应形势建体系,守正创新辟新路,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评价坚强保障

2025-01-020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是全国电力行业企事业单位的联合组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法人。截至目前,共有1473个会员单位,其中333个理事单位,1140个普通会员单位;设立19个专业分会,4个专业委员会,1个工作委员会,代管11个全国性专业协会。中电联已基本形成了功能齐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规范有序、覆盖全行业的服务网络,为电力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2021年,中电联被评为5A级全国性社会团体,同年获得民政部授予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以来,中电联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按照国家技能人才评价改革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适应新形势,积极转型创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职业能力水平评价体系,逐步构建起以职业标准为引领、技能竞赛为品牌、数字平台为支撑的广覆盖、强链接、高融合的电力行业技能人才评价服务新体系。


2020年11月,中电联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认定为首批部门行业试点单位。2021年5月,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备案号:S0015),中电联面向社会开展变电设备检修工等10个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同期,根据电力行业企业需求,中电联创新开展电力行业职业能力水平评价。职业能力水平评价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统称为电力行业技能人才评价。2021年11月印发了《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中电联人才评教〔2021〕279号),正式启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2021年12月和2022年4月,分两批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94家分支机构。2022年4月至今,持续协调推进各分支机构省级备案,建立备案进度联系机制,按照各省要求提供相应备案资料。现已有15家分支机构完成省级备案工作。
2022年8月和2023年12月,面向电力行业和社会相关单位,开展了2批次的行业职业能力评价机构征集遴选,现已建立了9家评价中心和192家评价机构(含认定机构),地域上覆盖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外),大型央企、国企、省级电力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及民营企业均参与其中,形成了广覆盖、多元化、贯穿全电力产业链条的电力行业技能人才评价组织体系,面向电力行业及非电力行业的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评价。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制度文件要求,编制印发了《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办法》《电力行业职业能力水平评价管理办法》《电力行业职业能力水平评价目录》等制度文件,同时印发考务管理、质量督导检查、证书样式及编码、综合评审、印章规范、工作指导手册等实施细则,对机构设立、新职业设立、标准开发、教材编制、题库建设、调研需求、报名审核、缴费开票、理论考试、实操考试、综合评审、成绩备案、申领证书、上报数据等评价全过程各环节进行标准化规范,建立样本样板,指导各机构规范开展。
依托电力行业人才发展服务平台,对认定和职业能力水平评价采取一体化、平台化、全过程管控,建立了权责清晰、管理科学、协调高效的评价体系运作机制,保障了电力行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制定管理办法(考务、质量、证书、收费、考评员、督导员管理等);组织、指导、监督、检查认定工作;制定分支机构/评价基地资格条件,组织评估;管理人员、考评员、督导员培训考核;制定评价标准,编制题库和教材;组织年度考试;核发证书,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上报数据(认定);高级技师综合评审;组织、推动职业竞赛等。

(二)认定(评价)中心
认定(评价)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制定工作实施细则;组织、指导、监督和检查所辖分支机构/评价基地;组建分支机构/评价基地;审核制定单列(不定期)考试计划;审核分支机构/评价基地上报证书数据等。
(三)分支机构(评价基地)
分支机构(评价基地)的主要工作职责是:组织开展认定/职业能力水平评价考试活动;人员、场地、设备管理;资料档案管理;证书编码(平台自动),上报证书数据等。
(四)直属分支机构(评价基地)
直属分支机构(评价基地)除具备分支机构(评价基地)的工作职责外,还直接接受指导中心管理,独立制定、上报单列(不定期)考试计划。

目前电力行业技能人才等级评价体系沿用五级工体系,即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五个级别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
(一)明确各等级申报条件
1.申报五级/初级工条件。年满16周岁,拟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年满16周岁,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2.申报四级/中级工条件。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5年;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3年;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技工院校或中等及以上职业院校、专科及以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含在读应届毕业生)。
3.申报三级/高级工条件。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10年;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4年;取得符合专业对应关系的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1年;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技工院校高级工班及以上毕业证书(含在读应届毕业生);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取得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及以上普通高等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在读应届毕业生);取得经评估论证的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及以上普通高等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证书(含在读应届毕业生)。
4.申报二级/技师条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5年;取得符合专业对应关系的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5年,并在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1年;取得符合专业对应关系的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1年;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2年;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满2年的技师学院预备技师班、技师班学生。
5.申报一级/高级技师条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5年;取得符合专业对应关系的中级职称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5年,并在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1年;取得符合专业对应关系的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1年。
(二)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分理论考试、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审三部分。
1.理论知识考试以机考、笔试等方式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
2.技能考核
主要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由评价机构具体开展技能考核工作。
3.综合评审
主要针对技师和高级技师,通常采取审阅申报材料、答辩等方式进行全面评议和审查。利用电力行业人才发展服务平台统一组织开展。
(三)评价实施程序
评价合格后颁发相应证书,扩大完善电力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与其他自主开展评价单位基本相同,中电联要求企业建立并落实技能人员薪酬待遇与技能等级挂钩的制度。各类参评人员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纳入当地政府技能人才统计范围,提供证书查询核验服务,按政策可申报参加职称考评,可享受相关政策。

为保证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开展的质量,2023年起面向所属的评价中心和直属评价机构,启动了质量督导检查工作,抽选75名督导员组成15个督导检查组,分赴全国65家评价机构进行现场检查。督导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实地检查,并按照《电力行业技能人才评价机构质量督导检查评分表》的指标查阅对标,重点对机构的基本信息、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场地设备、档案管理、人员配置等6个方面进行检查。经督导检查,多数机构均能满足评价要求,工作流程符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电力行业有关规定,整体质量较高。同时针对查出的共性问题,向每一家机构均发出督导意见书,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取消其评价资格。

加强管理员、督导员、考评员三支骨干人员队伍建设。2021年—2023年,共组织开展了17期培训班,考评员12期,管理员3期,督导员2期,完成培训考核5000余人。实现全部人员持证上岗,统一规范了评价流程和标准,支撑了评价工作开展实施,保障了评价质量。
2021年,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工作部署,组织完成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电力行业部分的修订工作。新增了电力交易员、综合能源服务员2个职业,14个工种,取消5个,合并21个,调整名称2个,职业定义和工作任务修订近千余处。2022年承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工作任务,开展送配电线路工等13个电力行业相关的国标编制工作。组织编制的国家职业标准《电力交易员》《综合能源服务员》,已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能源局共同颁布并实施。2023年新增申报储能电站运维员、电能质量管理员两个新职业。同期,开展中电联电力行业职业技能团标编制开发工作,现已颁布电厂高压试验工等54个团标。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教程开发计划,组织开发《电力交易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教程》等13项国家教程及《电动汽车充换电运维员行业职业认证培训教程》等2项行业教程。根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梳理电力行业相关职业,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整合原有题库资源,现已覆盖54个职业(工种),已授权10个认定职业全覆盖。

中电联编制了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筹备手册、竞赛出题和组卷规则等制度规范流程,探索开展互联网+、多赛场、分批赛、学生赛等竞赛新模式。三年来共组织完成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等6项国家级二类竞赛和8项行业级竞赛,参赛单位涵盖电网、发电、电建等领域各大集团公司以及广大地方和私营中小企业。通过竞赛,共产生了19个全国技术能手和339名电力行业技术能手。
随着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步伐不断加快,电力行业人才评价工作适应企业需求,积极开展国际化业务。2023年11月,应中国华电集团海外公司西港发电厂需求,协调华电集团鉴定中心及行业专家资源,面向华电柬埔寨西港发电厂中方员工开展了首次电力行业职业能力水平评价工作。同期与柬埔寨波雷烈国立农业大学、华电运营柬埔寨分公司、华电西港发电有限公司就柬埔寨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发展、校企合作办学、海外公司人才发展现状及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调研交流,初步达成了定期开展电力行业海外员工的培训评价工作意向。
2024年5月,协同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电力集团企业、职业院校,赴南非、卢旺达、塞内加尔进行调研交流,探讨能源电力产业与人才培养合作事宜。与南非政府及南非电力公司达成签署合作备忘录意向。与卢旺达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恒华职业技术学院达成签署合作备忘录意向,揭牌成立中非电力丝路学院。与塞内加尔达成初步签署合作备忘录意见。
自2022年电力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来,中电联逐步构建起了既承接传统、又符合当前实际的电力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电力行业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截至2024年6月,共开展评价考试1748期,参加理论考试人数81018人,已完成实操考试和综合评审的人数为52734人,发放证书38233人,总通过率为72.50%;其中初级工5738人次,取证4339人次,通过率为75.60%;中级工16590人次,取证11911人次,通过率71.80%;高级工26527人次,取证20005人次,通过率75.41%;技师2731人次,取证1823人次,通过率47.42%;高级技师1148人次,取证674人次,通过率58.71%。完成认定考试17期,参加人数为632人,发证认定证书489人,通过率为77.37%。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能人才保障。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7-2025山东省电能替代促进会 版权所有 济南网站建设:zlxk